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增加体力活动可降低脑卒中风险,主要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减轻体重、缓解心理压力等机制实现。
规律运动能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提高脑部血流量,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缺血。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收缩压降低5-8mmHg。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危险因素,骑自行车、太极拳等运动通过调节交感神经活性,减少血管阻力,长期坚持可延缓高血压进展。
体力活动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加速低密度脂蛋白分解。羽毛球、慢跑等运动可消耗内脏脂肪,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相关脑卒中风险达27%。
肥胖者通过运动减重5%-10%可使脑卒中风险下降15%。跳绳、抗阻训练等能减少颈部脂肪堆积,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避免夜间低氧诱发脑血管痉挛。
瑜伽、园艺等舒缓运动可降低皮质醇水平。长期焦虑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每日30分钟运动能提升脑内啡肽分泌,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应激性脑血管收缩。
建议结合有氧与抗阻训练,每周至少3次30分钟运动,优先选择游泳、健步走等低冲击项目。高血压患者运动前需监测血压,避免憋气用力动作。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出现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糖尿病患者需防范低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长期久坐人群应从短时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配合地中海饮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