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激素使用、脊柱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轻度压缩且无神经损伤的患者,主要通过卧床休息配合支具固定。需保持轴向翻身避免扭转,硬板床休息6-8周,期间使用腰围支撑。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可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痂形成。
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需使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配合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严重疼痛可考虑唑来膦酸静脉滴注。需注意抗骨质疏松药物需持续使用1-3年。
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椎体压缩不超过70%的患者,通过穿刺注入骨水泥稳定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更好恢复椎体高度,两种术式均需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完成,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适用于爆裂性骨折伴神经损伤者,需行椎管减压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前后路联合手术用于严重三柱损伤,需植入钛网融合器并辅以自体髂骨移植。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定期复查防止内固定失效。
急性期后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开始五点支撑法锻炼。3个月后逐步增加游泳、倒走等低冲击运动,配合超声波和红外线理疗。康复期间需持续补钙,避免弯腰搬重物,使用坐便器减少腰椎负荷。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mg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和小鱼干。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戒烟限酒避免加重骨质疏松。睡眠时保持脊柱中立位,建议采用侧卧位并在膝间夹枕。康复期每3个月复查骨密度,持续监测椎体形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长期随访需关注相邻节段退变情况,避免出现继发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