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老年人阴道炎可能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卫生不良、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功能减退、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抗菌药物使用、血糖管理、免疫调节、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
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阴道黏膜变薄、糖原含量减少,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制,阴道酸碱度失衡。可遵医嘱采用雌三醇软膏局部涂抹或口服替勃龙等激素替代药物,改善阴道微环境。
老年群体可能因行动不便或认知障碍导致会阴清洁不足,残留尿液、粪便刺激引发感染。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洗。卧床老人需及时更换尿垫,保持局部干燥。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阴道分泌物糖分含量升高,成为细菌培养基。患者常伴有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等念珠菌感染症状。需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药物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老年人胸腺萎缩、T细胞功能减退,对病原体清除能力下降,易发生混合感染。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C/E,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需调整原发病用药方案。
女性尿道与阴道解剖位置邻近,大肠杆菌等尿路致病菌易扩散至阴道。反复发作时可选择磷霉素氨丁三醇或呋喃妥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排查是否存在膀胱脱垂等解剖结构异常。
老年阴道炎患者日常需增加大豆制品、蜂王浆等植物雌激素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出现血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肿瘤。家属应协助行动不便者完成日常护理,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