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溃烂可通过清创处理、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改善微循环、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长期高血糖、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足部压力异常等原因引起。
清除坏死组织是治疗基础。医生会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机械清创、酶解清创或生物清创。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可促进肉芽生长,常用敷料包括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等。严重感染时需配合负压引流技术。
强化血糖管理能阻止病情进展。除胰岛素治疗外,可选用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等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10mmol/L。持续血糖监测有助于调整方案。
合并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轻度感染可选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严重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治疗周期通常需2-4周,骨髓炎患者需延长至6周。
血管扩张剂如前列腺素E1、贝前列素钠可增加血流灌注。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需进行血管造影评估,必要时实施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高压氧治疗能提高组织氧合度。
深部脓肿需切开引流,严重坏疽需行截趾或截肢手术。血管重建术适用于大血管病变,包括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腔内成形术。手术前后需严格评估心血管风险。
日常需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选择透气棉袜及减压鞋具,避免赤足行走。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限制高升糖指数食物。适度进行非负重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戒烟限酒,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及足部血管神经功能。出现新发溃疡、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