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可能导致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主要危害包括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困难及生活质量下降。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无法感知疼痛、温度变化或轻微外伤,容易因忽视小伤口而引发严重感染。典型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灼烧感,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和足部变形。
糖尿病会加速下肢动脉硬化,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足部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组织缺氧、营养缺乏,轻微创伤即可发展为难以愈合的溃疡。伴随症状包括足部发凉、皮肤苍白、行走时小腿疼痛等。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足部微小破损可能迅速进展为深部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严重时可引发骨髓炎或全身脓毒症。感染灶常伴有红肿、渗液、恶臭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伤口修复能力显著下降。胶原合成减少、生长因子活性降低导致溃疡迁延不愈,可能形成慢性创面。足底压力异常分布进一步加剧溃疡风险,常见于跖骨头和足跟部位。
严重糖尿病足可导致行走困难、反复住院和社交隔离。截肢术后需要长期康复训练,5年生存率仅约50%。心理上易产生抑郁焦虑,经济负担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选择透气棉袜与合脚软底鞋,避免赤足行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在目标范围,戒烟限酒以改善微循环。出现胼胝、水疱或红肿应及时就医,专业足病护理可降低80%截肢风险。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适度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