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一直头晕恶心可能与低血糖、贫血、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原因有关。头晕恶心通常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恶心,通常与长时间未进食、过度节食或糖尿病用药不当有关。患者可能伴随出冷汗、心悸等症状。轻度低血糖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缓解,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日常需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降糖药剂量。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重度贫血需输血治疗。
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前庭系统疾病可引起持续性头晕恶心,可能伴随视物旋转、平衡障碍。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异丙嗪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控制症状,配合前庭康复训练。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可减少发作。
血压显著升高时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常伴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确诊高血压后应遵医嘱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
颈椎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脑供血不足会引起头晕恶心,可能伴有一过性黑蒙、肢体麻木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改善循环药物。平时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控制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
长期头晕恶心者需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表现,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日常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血压监测、前庭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未经医生诊断前不建议自行服用止晕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