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检查出乙肝阳性可通过定期监测、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新生儿免疫接种等方式干预。乙肝阳性可能由病毒携带状态、免疫系统变化、母婴垂直传播、病毒复制活跃等因素引起。
1、定期监测每1-2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超声,评估肝脏炎症程度。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载量超过10^6 IU/ml,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2、抗病毒治疗妊娠24-28周起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等B类抗病毒药。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母婴传播概率至5%以下。
3、母婴阻断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在1月龄、6月龄完成全程接种。母乳喂养期间母亲乳头破损时应暂停哺乳。
4、免疫接种婴儿完成3针疫苗接种后1-2个月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若抗体滴度小于100mIU/ml需加强免疫。家庭成员也应接种疫苗形成免疫屏障。
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劳累。分娩时应选择具备乙肝母婴阻断资质的医疗机构,产后42天复查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