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常见疾病主要有尿道炎、尿道结石、尿道狭窄、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这些疾病可能由感染、外伤、先天因素或慢性刺激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道炎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等。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见尿道分泌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或阿奇霉素分散片,同时需多饮水促进排尿冲洗尿道。
2、尿道结石尿道结石多由肾结石下行嵌顿所致,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血尿及下腹绞痛。较小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配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采用尿道镜取石术或激光碎石术。结石成分分析有助于预防复发。
3、尿道狭窄尿道狭窄常见于外伤后瘢痕形成或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轻度狭窄可采用尿道扩张术,重度需行尿道成形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尿流率,预防再次狭窄发生。
4、尿道损伤尿道损伤多见于骑跨伤或骨盆骨折,可导致排尿困难、会阴血肿。部分性损伤可留置导尿管保守治疗,完全断裂需急诊行尿道吻合术。术后需预防尿道狭窄,避免骑跨运动。
5、尿道肿瘤尿道肿瘤较为罕见,包括尿道上皮癌、腺癌等类型,常见症状为无痛性血尿或排尿梗阻。确诊需通过尿道镜活检,治疗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放疗或根治性切除术。定期膀胱冲洗可降低复发概率。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尿液浓缩。出现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憋尿或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尿道黏膜抵抗力。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及泌尿系超声,观察疾病转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