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可能会引起牙周病,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牙龈萎缩是指牙龈组织向牙根方向退缩,导致牙根暴露。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刷牙方式不当、牙周炎、牙齿排列不齐等。牙龈萎缩后,牙齿与牙龈之间的缝隙增大,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形成牙菌斑。长期积累的牙菌斑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病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龈萎缩本身也可能是牙周病的一个症状。牙周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炎症的持续存在,会导致牙周组织破坏,包括牙龈萎缩。牙龈萎缩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既可以是牙周病的诱因,也可以是牙周病的结果。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如使用软毛牙刷、正确刷牙方法、定期洁牙等,以预防牙龈萎缩和牙周病的发生。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牙周病治疗一般需要1000-10000元,具体费用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所在城市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
牙周病治疗费用主要分为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档。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费用通常在1000-3000元,适用于轻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术或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费用在3000-6000元。重度牙周炎伴随骨缺损时,可能涉及骨移植或膜龈手术等复杂治疗,费用可达6000-10000元。一线城市三甲医院收费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使用进口材料或激光治疗也会增加费用。治疗周期较长时可能产生多次复查费用,但多数情况下基础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建议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戒烟限酒控制血糖。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避免病情恶化增加治疗难度。治疗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漱口水,定期复查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