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肾结石的严重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及是否引发感染或梗阻有关。
多数肾结石体积较小,可通过尿液自行排出,仅表现为腰部隐痛或排尿不适。这类情况通过多饮水、适度运动可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疼痛。若结石卡在输尿管造成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或尿路感染,出现剧烈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极少数情况下,肾结石合并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脓毒血症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这类危急情况可能威胁生命。长期存在的鹿角形结石也可能造成肾脏不可逆损伤,增加尿毒症风险。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预防肾结石复发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出现持续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既往有结石病史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
急性胰腺炎存在死亡风险,但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康复。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预后较好,重型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轻型急性胰腺炎通常表现为上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器官功能障碍。这类患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基础治疗,配合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如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多数在1-2周内恢复。轻型患者死亡概率极低,主要风险在于可能进展为重型。
重型急性胰腺炎伴随持续器官功能衰竭超过48小时,可导致胰腺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少尿、意识障碍等全身症状,死亡率可达20%-30%。死亡原因多为早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后期继发感染。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包括持续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经皮穿刺引流等干预措施,必要时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手术。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食至腹痛缓解,逐步恢复饮食时选择低脂流质食物。避免饮酒及暴饮暴食,控制血脂血糖。出现持续剧烈腹痛、高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重型患者需在具备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治疗。定期复查血淀粉酶、腹部CT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