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社会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长期饮酒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心理性因素涉及压力、焦虑等情绪问题;社会性因素与社交环境、文化背景有关;遗传性因素表现为家族史;病理性因素可能与肝脏疾病、代谢异常等相关。
1、生理性因素:长期饮酒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失衡,产生愉悦感和依赖性。戒断时可能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日常可通过逐步减少饮酒量、增加运动等方式缓解依赖。
2、心理性因素:压力、焦虑等情绪问题容易让人依赖酒精作为逃避手段。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少对酒精的依赖。
3、社会性因素:社交场合中的饮酒文化、同伴压力等会促使个体频繁饮酒。改变社交环境、寻找健康替代活动如参加兴趣小组、户外运动等有助于减少饮酒频率。
4、遗传性因素:家族中有酒精依赖史的人更容易产生依赖。遗传因素虽不可改变,但通过早期干预、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可以降低风险。
5、病理性因素:肝脏疾病、代谢异常等病理状态可能加重酒精依赖。药物治疗如纳曲酮、阿坎酸等可以辅助戒酒,同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酒精依赖的改善需要综合干预,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护理上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诱发饮酒的环境和情绪。
酒精依赖的戒断症状通常表现为焦虑、震颤、恶心等躯体与精神不适。
酒精依赖患者在停止或减少饮酒后可能出现一系列戒断反应,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受酒精抑制后出现的反跳性兴奋有关。轻度戒断症状包括双手细微震颤、出汗增多、心悸及睡眠障碍,多发生在断酒6-12小时后。中度症状可出现幻觉、定向力障碍及呕吐,常见于断酒24-48小时。严重者可能发生癫痫大发作或震颤性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高热和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这类危及生命的症状多出现在断酒48-72小时。长期大量饮酒者、合并躯体疾病或既往有严重戒断发作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重症戒断反应。
戒酒期间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学监督下的戒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