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打石膏多数情况下难以自行恢复。骨折愈合需要固定以保持断端稳定,石膏固定是促进愈合的关键措施,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骨折类型、部位、年龄及营养状况。
1、骨折类型:
稳定性骨折如裂纹骨折可能通过严格制动实现部分愈合,但移位风险仍高。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若未固定易导致畸形愈合,需手术干预复位。
2、骨折部位:
上肢骨折中锁骨、桡骨远端等部位血供丰富,有一定自愈潜力;下肢承重骨如胫骨未固定易发生短缩畸形。脊柱骨折未固定可能压迫神经。
3、年龄因素:
儿童骨骼塑形能力强,青枝骨折可能自行矫正;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自愈慢,股骨颈骨折不固定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4、愈合条件:
骨折端需保持稳定接触,血肿机化后形成骨痂。未固定时肌肉牵拉或活动易造成纤维性愈合,形成假关节。
5、并发症风险:
未固定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慢性疼痛或功能障碍。开放性骨折不处理易继发骨髓炎。
骨折后应限制患肢活动,补充富含钙质食物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恢复期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萎缩,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练习。定期复查X线确认对位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