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一般难以彻底根治,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有效控制症状。主要干预方式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病因管理。慢性咽炎通常由长期咽喉刺激、胃食管反流、鼻咽部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咽干、咽痒、异物感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咽喉黏膜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可缓解咽干症状。每日饮用适量温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咽喉干燥。长期用嗓过度者需注意声带休息,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进行发声训练。
2、药物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缓解局部炎症。对于合并细菌感染者,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进行抗感染治疗。伴有过敏因素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片减轻黏膜水肿。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咽炎需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控制胃酸反流。中药方面,慢严舒柠颗粒对部分患者的咽干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物理治疗咽喉部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慢性炎症。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适用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患者,能减少咽喉异物感。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可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病因管理合并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需同步治疗,避免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者需做好职业防护,必要时更换工作环境。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也有助于减少咽喉黏膜病变。
5、中医调理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者可服用养阴清肺丸改善咽干症状。穴位贴敷选取天突、列缺等穴位,配合吴茱萸粉调敷有一定疗效。日常可用麦冬、金银花代茶饮,但脾胃虚寒者慎用。耳穴压豆选取咽喉、肺等反射区,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艾灸足三里穴能增强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2-3次。
慢性咽炎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宜清淡,多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食材,避免过热过冷食物刺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冬季户外运动时注意佩戴口罩防寒。定期进行喉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声嘶、吞咽困难等新发症状需及时复诊。通过系统治疗和日常养护,多数患者可实现症状长期稳定控制。
慢性咽炎一般不具有传染性。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通常由长期刺激或反复急性咽炎迁延不愈引起。
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多种非传染性因素相关。长期吸烟饮酒、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胃食管反流、过敏体质等因素可能导致咽部黏膜持续充血肿胀。职业用嗓过度或鼻腔疾病引起的长期张口呼吸也可诱发咽部慢性炎症。这些病因均不涉及病原体传播,因此不会造成人际传染。
极少数情况下,若慢性咽炎患者同时合并活动性结核、梅毒等特殊感染,原发病可能具有传染性。但这种情况属于慢性咽炎伴随其他传染性疾病,并非慢性咽炎本身具有传染性。日常接触慢性咽炎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不会传播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室内使用加湿器有助于缓解咽部干燥不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日常无需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