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可能会导致牙齿漏神经,通常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有关。
牙周病发展到中晚期时,炎症可能向深部扩散,破坏牙槽骨和牙周膜。当病变累及根尖区域时,细菌毒素可能通过根尖孔侵入牙髓腔,引发逆行性牙髓炎。此时患者会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牙髓暴露症状,临床检查可发现深牙周袋、牙齿松动等表现。重度牙周炎造成的牙龈萎缩还会使牙根面暴露,增加外界刺激直接作用于牙本质小管的概率。
极少数情况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快速牙槽骨吸收,导致根尖区与口腔环境形成病理性通道。这种情况可能伴随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发生,需通过牙周探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早期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可有效控制炎症进展,避免神经暴露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及时就医。日常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减少菌斑堆积。
牙周病可通过日常清洁、定期检查和饮食调整等方式预防。
牙周病主要与牙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和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和口臭等症状。日常清洁包括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和漱口水杀菌。定期检查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问题。饮食调整应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牙龈健康。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也能降低牙周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就医检查,有助于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