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受凉疼痛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鞋袜、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脚背受凉疼痛通常由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痉挛、神经刺激、关节炎、筋膜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使用40-45℃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
2、按摩取坐位用拇指指腹沿脚背肌腱走向轻柔按压,配合揉捏手法放松肌肉,重点刺激解溪穴、冲阳穴等穴位。按摩可促进代谢废物清除,每次持续10分钟,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急性损伤期或皮肤破损时禁止按摩。
3、调整鞋袜选择透气保暖的羊毛袜或加绒袜,避免穿着过紧鞋靴压迫血管。冬季外出可穿戴足部保暖护具,居家穿防滑厚底拖鞋。鞋内可放置发热鞋垫维持温度,但需注意防止低温烫伤。
4、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伴有明显肌肉痉挛可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存在神经痛症状可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物理治疗医院可采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等理疗方式,通过热效应改善微循环。每周治疗3-5次,10次为1疗程。合并肌腱炎时可配合冲击波治疗,但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日常需避免赤脚接触冰冷地面,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加强足部锻炼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适当增加生姜、肉桂等温性食材。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肿胀发热,应及时就诊排除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冬季外出注意穿戴足够保暖的鞋袜,室内保持适宜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