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是因食物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小肠正常吸收入血而引起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食物消化后,其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入血。如果某种疾病影响了食物的消化或直接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即可发生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使食物不能与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充分混合的疾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如曾做过胃部分切除术的病人会发生这种混合不充分的情况。在一些疾病,机体产生的消化酶或胆汁数量不足或种类不够,而这些物质是食物分解和消化所必需的。这类疾病包括胰腺炎、胆道的囊性纤维化和梗阻,以及乳糖酶缺乏症。胃内胃酸过多或小肠内非正常种类的细菌生长繁殖过多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损害肠道粘膜的疾病可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感染、药物如新霉素、酒精、乳糜泻和克罗恩病都可以损害肠道粘膜。正常肠道粘膜有大量的皱褶,称为绒毛的小突起和更小的称为微绒毛的突起。这些突起形成了巨大的吸收面。任何减少这些吸收面面积的疾病都会影响吸收。很明显,如果外科手术切除了一段肠道,就会减少吸收面积。任何阻止营养物质经肠壁吸收入血的疾病,如淋巴瘤造成的淋巴管梗阻或肠道供血不足,都会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