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危象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手术创伤、突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应激状态及碘摄入过量。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加重甲状腺激素释放或代谢紊乱诱发危象。
1、感染:
急性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是甲亢危象的重要诱因。病原体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可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释放过量激素,同时感染导致的发热、心率增快等症状会加重甲亢原有代谢紊乱。治疗需在控制感染的同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
2、手术创伤:
甲状腺手术或其他部位急诊手术可能诱发危象。手术应激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同时术中挤压甲状腺可能使储存的激素入血。术前应充分控制甲亢,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预防性使用碘剂。
3、停药不当:
突然停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反弹性增加。长期用药者甲状腺内储存大量激素前体,停药后可能迅速转化为活性形式。调整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避免骤停。
4、应激状态:
严重精神创伤、过度疲劳等应激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加剧甲亢的高代谢状态。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需求增加,可能诱发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处理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和抗甲状腺治疗。
5、碘负荷过量:
含碘造影剂、胺碘酮等药物可能提供大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自主功能亢进区域在碘充足时会产生更多激素。使用含碘药物前应评估甲状腺功能,必要时预先给予抗甲状腺药物。
甲亢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饮食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限制海带紫菜等富碘食材。出现持续高热、心率>140次/分、意识改变等危象征兆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手术或特殊检查前主动告知甲亢病史。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铅中毒性贫血等疾病。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类型,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引起。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2、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障碍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轻型患者可能无须治疗,中重型患者可能需要输血、去铁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用药物包括去铁胺注射液、地拉罗司分散片等。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血红素合成障碍导致铁利用不良引起的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心悸等症状。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B6、输血等,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6片、叶酸片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4、慢性病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常见于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患者,由于铁代谢异常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不足导致。患者原发病症状明显,贫血程度通常较轻。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严重贫血可考虑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5、铅中毒性贫血铅中毒性贫血是由于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周围神经病变等铅中毒症状。治疗需脱离铅接触环境,使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等驱铅药物,同时纠正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避免饮浓茶和咖啡影响铁吸收。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改善情况。出现头晕、乏力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原发病和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