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危象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环境安静、控制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理支持等。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并配合专业治疗。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心率、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甲亢危象患者常出现高热、心动过速,需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心率持续超过140次/分,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床边需备有心电监护仪和急救设备。
2、环境管理将患者安置于单人安静病房,避免强光噪音刺激。调节室温至20-22摄氏度,使用冰毯或温水擦浴辅助降温。减少探视人数,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频繁打扰患者休息。
3、体温控制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联合干预。除使用退热药物外,可用冰袋敷于大动脉处,或30-32摄氏度温水擦浴。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以免加重代谢紊乱。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被褥,预防受凉。
4、液体管理建立双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记录24小时出入量。根据电解质结果调整补液方案,优先纠正低钾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需注意口腔清洁,呕吐后给予少量温水漱口。营养支持以高热量流质为主。
5、心理干预患者易出现焦虑躁动,需专人陪护防止坠床。沟通时保持语气平和,简要解释治疗目的。可指导深呼吸放松技巧,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同步对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缓解其紧张情绪。
甲亢危象护理需多学科协作,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恢复期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逐步恢复轻度活动,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出院后仍需监测心率体温变化,出现心慌高热等症状立即返院就诊。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
1、保持呼吸道通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需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医生可能建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护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氧合状态。
2、控制血压急性期血压管理尤为关键,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血压下降速度不宜过快,避免脑灌注不足。护理人员需每小时监测血压,维持目标血压范围。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加重等不适症状。
3、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气垫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可进行下肢被动活动或穿戴弹力袜。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消毒尿道口,预防尿路感染。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肢体肿胀等感染征象。
4、营养支持吞咽困难患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必要时采用鼻饲管喂养。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营养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方案。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5、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被动关节活动每日进行,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配合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生理和心理需求。饮食宜清淡低盐,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持续支持。出院后定期复诊,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良好的护理配合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