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肾炎通常由感染或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
肾炎的病因包括链球菌感染后肾炎、IgA肾病等,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加深、排尿疼痛或腰背部不适。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肾小球,通过抗感染治疗或免疫调节可改善症状。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更为复杂,可能与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有关,典型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定量显著增高,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
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对较轻,部分类型有自愈倾向,治疗重点在于控制感染和调节免疫。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部分病例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两者尿检结果也有差异,肾炎常见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血尿不明显。
日常护理需注意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肾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肾病综合征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饮食但避免过量。两类疾病均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减少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