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通常指银屑病,表现为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癣多由真菌感染引起,呈现环形红斑伴脱屑。两者在病因、皮损形态及治疗上存在本质差异。
1、银屑病表现银屑病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好发于头皮、肘膝伸侧及腰骶部,可能伴随甲凹陷或关节肿痛。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需避免搔抓刺激。
2、体癣特征体癣皮损呈环形或弧形扩展,边缘隆起伴丘疹水疱,中央区域色素沉着或消退,伴有明显脱屑和瘙痒。常见于潮湿多汗部位如腹股沟、腋下,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有助于控制症状,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3、头癣特点头癣表现为头皮灰白色鳞屑斑片,可能伴断发或脓疱,儿童多见。黄癣可形成硫黄色痂皮,黑点癣则遗留黑色毛根残端。真菌镜检可确诊,需与脂溢性皮炎鉴别。治疗期间应煮沸消毒梳洗用具,避免传染扩散。
4、手足癣形态手足癣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可见成群小水疱,糜烂型多发于指缝伴表皮剥脱,角化型表现为足跟皲裂脱屑。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者易复发,可配合抗真菌粉剂预防。
5、特殊类型鉴别反向型银屑病发生于皮肤皱褶处,呈鲜红色糜烂面;花斑癣为真菌感染引起的色素减退斑,夏季加重。前者需局部使用弱效激素,后者可用抗真菌洗剂。临床难以区分时应进行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皮肤出现异常皮损时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银屑病患者需注意调节免疫状态,避免精神紧张和辛辣饮食。真菌感染者应规范用药至足够疗程,贴身衣物需高温消毒。日常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浴,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特殊职业人群接触动物或潮湿环境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股癣长在阴毛处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环状红斑,伴有脱屑和瘙痒。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表真菌病,主要累及腹股沟、会阴及肛周等部位。
1、环状红斑初期可见边缘隆起的红色斑片,中央区域颜色较淡,呈现典型的圆环状或半环状。皮损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表面可能有细碎鳞屑。这种皮损会随搔抓向周围扩散,形成多环状或地图样外观。
2、明显脱屑患处皮肤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鳞屑,尤其在红斑边缘更为明显。脱屑可能伴随皮肤干燥、皲裂,在阴毛根部可见附着在毛干上的鳞屑。反复搔抓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增厚,形成苔藓样变。
3、剧烈瘙痒多数患者主诉间歇性或持续性剧烈瘙痒,在出汗、摩擦后加重。夜间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搔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瘙痒感可能向周围正常皮肤扩散,形成"瘙痒-搔抓-皮损扩大"的恶性循环。
4、毛囊受累真菌可能侵入阴毛毛囊,导致毛囊炎性反应。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色丘疹或脓疱,严重时可形成疖肿。拔除受累阴毛进行真菌镜检,可能发现毛干内或毛根部的菌丝或孢子。
5、继发改变长期未治疗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皮肤纹理加深。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见脓性分泌物、结痂或溃疡形成。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发展为深部真菌感染。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洗澡后需彻底擦干腹股沟区域,可局部使用抗真菌粉剂保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以防继发细菌感染,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学检查,确诊后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