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主要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等。肥胖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长期肥胖还可能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概率。
1、2型糖尿病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血糖水平升高。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数倍。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若已确诊,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
2、高血压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肥胖还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减重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
3、高脂血症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与脂肪组织过度分泌游离脂肪酸有关。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调脂药物。
4、冠心病肥胖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风险。肥胖者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这些都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
5、脂肪肝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之一。过多的脂肪在肝脏沉积,可导致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减重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保肝药物。
肥胖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定期监测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保持理想体重是预防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