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化脓一般能用碘伏消毒,但需避免直接涂抹脓疱。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化脓等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反应过程。
卡介苗接种后2-4周注射部位会形成小脓疱,此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碘伏可用于周围皮肤消毒,但不宜直接涂抹于未破溃的脓疱,以免影响疫苗效果。若仅出现轻微渗出,可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碘伏由外向内环形消毒,避开中心脓液。
当脓疱破溃形成溃疡时,可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处理。但出现异常情况如溃疡直径超过1厘米、持续流脓超过3个月、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超过1厘米时,需及时就医。免疫缺陷患儿或接种后出现高热等全身反应者,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卡介苗接种后应注意保持接种部位透气,避免抓挠或挤压脓疱。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时避免长时间浸泡伤口。正常饮食即可,无需特殊忌口。若出现结痂应待其自然脱落,期间无须额外使用药膏或敷料覆盖。家长需每日观察接种部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咨询接种单位或医院儿科。
非化脓性慢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非化脓性慢性中耳炎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异常、长期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对于轻中度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耳液等药物控制炎症,或采用咽鼓管吹张术改善通气功能。若存在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需考虑鼓室成形术或人工听骨植入术等手术修复。日常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中耳压力平衡,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加重病情的动作。
建议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接触烟尘等刺激物,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复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