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是啥啊

2.03万次浏览

王杰 主任医师

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等。

1、温经散寒

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驱散体内寒邪。对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女性痛经、胃寒腹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常用穴位包括关元穴、足三里等,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2、行气通络

艾灸的热力可疏通经络中阻滞的气血运行,改善气滞血瘀状态。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病症,常选取阿是穴或疼痛部位直接施灸。施灸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属于正常反应。

3、扶阳固脱

对于阳气虚脱导致的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危急症状,艾灸神阙穴、气海穴能回阳救逆。这种作用在中医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需专业人员操作,严重虚脱者应及时配合现代医学抢救措施。

4、升阳举陷

艾灸对中气下陷引起的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有调理作用。通过刺激百会穴、中脘穴等穴位,可增强韧带张力,改善下垂症状。需长期坚持治疗,配合腹肌锻炼效果更佳。

5、防病保健

定期艾灸足三里、关元穴等保健穴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亚健康状态。适合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但阴虚火旺者慎用。保健灸建议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为宜。

进行艾灸时应注意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烟雾积聚。施灸后2小时内不要接触冷水,饮食宜清淡温补。体质特殊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立即停止。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需与现代医学结合使用,急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