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血栓栓塞、出血、心律失常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人工瓣膜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可能与术中污染、术后口腔或皮肤感染灶细菌入血有关。患者可出现持续发热、新发心脏杂音、脾肿大等症状。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再次手术清除感染灶。
瓣周漏指人工瓣膜与自体组织结合处出现缝隙,可能与缝合技术、组织钙化等因素有关。轻度者可无症状,中重度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可确诊,轻微漏无需处理,严重者需行瓣周漏修补术或再次瓣膜置换。
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生物瓣术后也需短期抗凝。抗凝不足可能导致瓣膜血栓形成或全身栓塞,表现为突发偏瘫、肢体疼痛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在目标范围。
抗凝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常见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轻微出血可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严重出血需停用抗凝药并静脉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外伤,使用软毛牙刷。
术后常见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水肿、电解质紊乱有关。轻度心律失常可观察,持续房颤需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室率,室性心律失常可静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术后需维持血钾、血镁在正常水平。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当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宜。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凝血功能。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避免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影响凝血的药物联用。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术后1年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