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检查做什么项目

4.02万次浏览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检查项目主要有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等。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需求,医生会选择不同组合的检查方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1、心电图

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检查时将电极片贴在胸部和四肢,无创快捷,可发现窦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异常节律。对于突发胸痛患者,急诊心电图是排查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检查前需保持平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2、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利用超声波成像观察心脏结构和血流情况,能评估心室壁运动、瓣膜功能及心包状态。经胸超声检查无辐射,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检查时需暴露前胸部位,医生通过探头多角度扫描获取图像。对于肥胖或肺气肿患者可能需结合经食道超声提高成像质量。

3、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属于有创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能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和范围,为支架植入术提供依据。术前需进行凝血功能评估,术后需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出血。存在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风险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4、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持续监测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弥补常规心电图时间局限。受检者需佩戴记录盒并记录活动日志,有助于发现夜间心动过缓、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检查期间应避免接触强磁场,保持电极片干燥。对于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该项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5、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酶谱通过血液检测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指标,辅助判断心肌损伤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时酶学指标会特征性升高,需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重复检测观察动态变化。采血前无须空腹,但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假性升高。该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可提高心肌梗死诊断准确性。

心脏检查后应根据结果及时就医,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吸烟者应戒烟,肥胖者需减重,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避免延误心血管急症的黄金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