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颈椎病艾灸可能有一定缓解效果,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轻中度颈椎病引起的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可能有所改善,但无法根治结构性病变。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
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对寒湿型颈椎病可能效果更明显。操作时需选取风池穴、大椎穴等穴位,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等方式,每次15-30分钟为宜。部分患者艾灸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灼热感等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消退。但合并皮肤破损、感染或严重骨质疏松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灸疗温度。
若颈椎病已出现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神经压迫症状,或影像学显示明显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时,单纯艾灸难以奏效。此类情况需配合牵引、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等治疗,必要时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等手术干预。
颈椎病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每隔1小时活动颈部。可进行颈部米字操等舒缓运动,注意颈部保暖。若艾灸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诊骨科或康复科,完善颈椎MRI等检查明确病情进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