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艾灸灸哪个部位

3.99万次浏览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腰疼艾灸可选取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大肠俞穴、委中穴等穴位。艾灸这些穴位有助于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缓解腰部疼痛不适。

1、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该穴位可温补肾阳,改善肾虚型腰痛,常表现为腰部隐痛、酸软无力、遇劳加重。可与命门穴配伍使用,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次15-20分钟。注意皮肤过敏者慎用,孕妇禁用。

2、命门穴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要穴。艾灸此处能壮命门之火,适用于寒湿腰痛或肾阳虚腰痛,症状多见腰部冷痛、转侧不利。可采用回旋灸法,配合腰阳关穴增强疗效。艾灸时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

3、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属督脉。艾灸此穴可祛寒除湿,对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导致的腰痛有效,常见腰部重着疼痛、阴雨天加重。建议使用艾条悬灸,与肾俞穴交替施灸。皮肤破损或感染者不宜施灸。

4、大肠俞穴

大肠俞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膀胱经。艾灸该穴能调理气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腰痛,症状多为刺痛固定、活动受限。可配合委中穴进行雀啄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灸疗温度。

5、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属膀胱经合穴。艾灸此处可舒筋活络,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放射痛有辅助缓解作用。建议采用温和灸法,与腰部穴位同步施治。高血压患者施灸时间不宜过长。

艾灸治疗腰痛需辨证选穴,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施灸前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可配合腰部热敷及适度拉伸。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检查。日常可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增强腰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