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肠炎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6.79万次浏览

葛剑 主任医师

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肠炎患者饮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胃肠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1、少量多餐

胃肠炎发作期建议将每日进食量分为5-6餐,每餐控制在200毫升以内。急性期可先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尝试少量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随后逐步过渡到米汤、稀藕粉等流质。恢复期可增加软烂面条、粥类等半流质食物,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腹泻呕吐会导致大量水分丢失,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或自制补液盐,每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75克食盐和10克葡萄糖。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果汁、碳酸饮料,这些可能加重腹泻。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分次缓慢饮用。

3、低脂低纤维

选择脂肪含量低于10克的食物,如脱脂牛奶、嫩豆腐等。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坚果等高脂食物。蔬菜应去皮去籽后煮烂,水果可蒸熟或制成泥状,暂时避免粗粮、芹菜等高纤维食物。蛋白质来源以蒸鱼、鸡胸肉等低脂优质蛋白为主。

4、忌刺激性食物

严格避免辣椒、咖喱、芥末等辛辣调料,禁饮酒精、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过热过冷的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食物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酸性较强的柑橘类水果、番茄及其制品也应暂时限制,这些可能加重黏膜损伤。

5、逐步过渡

症状缓解后需循序渐进调整饮食结构,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再恢复普食,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5天。可先尝试添加土豆泥、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随后引入低脂酸奶调节肠道菌群。恢复期仍须保持饮食清淡,2周内避免生冷、油腻及高糖食品。

胃肠炎患者恢复期间可配合腹部热敷缓解痉挛,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需遵医嘱。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食品卫生,避免进食隔夜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