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脚扭伤后是否伤到骨头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常见表现包括局部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若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承重或明显畸形,可能存在骨折风险,建议及时就医。
脚踝扭伤通常由韧带拉伤或撕裂引起,表现为局部压痛、轻度肿胀和活动受限。多数情况下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可缓解症状。早期避免热敷或按摩,防止加重出血和肿胀。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关节时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当扭伤后出现持续加重的疼痛、关节稳定性丧失或异常活动时,需警惕骨折或韧带完全断裂。这类损伤常伴随受伤瞬间听到骨擦音、皮下触及骨碎片或关节明显变形。X线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踝关节骨折,必要时需进行CT或MRI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确诊骨折后可能需要石膏固定,严重移位性骨折需手术复位。康复期应避免过早负重,配合物理治疗促进骨愈合。
受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能有效减轻肿胀。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等低强度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选择高帮鞋具提供额外支撑,避免崎岖路面行走。若肿胀持续超过两周或反复扭伤,需排查韧带松弛等慢性损伤因素。日常注意补钙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强度预防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