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家里有肺炎病人时,可通过隔离防护、环境消毒、个人卫生、分餐制、健康监测等方式降低传染风险。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需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
为患者安排独立房间,关闭房门并开窗通风。照料者进入房间时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分泌物装入密封袋处理。避免与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超过15分钟。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患者衣物单独清洗,可用6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卫生间坐便器每次使用后消毒,浴室保持干燥。空气消毒可选择紫外线循环风设备,每日运行2次。
所有家庭成员需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接触患者前后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定期修剪指甲。患者使用独立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后再使用。
实行分时段用餐或分区域就餐,患者餐具专用并单独清洗。食物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避免生冷食物。处理生熟食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冰箱内熟食放置上层密封保存。
每日早晚测量患者及家庭成员体温,观察是否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照料者每周进行1次抗原检测,儿童及老人等重点人群减少与患者接触。若接触者出现发热,需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测。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全家接种肺炎疫苗及流感疫苗以增强抵抗力。保持每日30分钟开窗通风3次,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患者康复后仍需持续观察2周,所有密切接触者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