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头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共用物品或自身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
与患有头癣的人或动物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皮肤癣菌可通过头皮破损处侵入角质层,引起局部红斑、脱屑和断发。患者需避免与他人共用梳子、帽子等物品,接触后及时用硫磺皂清洗。临床常用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局部治疗。
使用被真菌污染的理发工具、毛巾或枕头可能导致间接传播。真菌孢子可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数月,接触后若头皮存在微小伤口易引发感染。表现为圆形脱发斑伴白色鳞屑,边缘可见黑点状残根。建议对污染物进行煮沸消毒,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配合酮康唑洗剂外用。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者更易发生头癣。免疫功能受损时,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真菌更易定植繁殖。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脓癣症状,伴随脓肿和淋巴结肿大。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采用氟康唑片进行系统抗真菌治疗。
夏季高温多汗或长期戴不透气帽子会创造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头皮持续潮湿导致角质层软化,临床表现为油腻性痂皮覆盖的炎症性斑块。保持头皮清洁干燥是关键,可交替使用二硫化硒洗剂和氯己定溶液冲洗。
头皮抓伤、烧伤或湿疹破溃后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真菌感染形成头癣。特征为边缘隆起的炎性肿块,中心有脓液渗出。需先清创处理伤口,再联合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和口服灰黄霉素片治疗。
预防头癣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疑传染源,家庭成员应同步检查。出现头皮异常脱屑、红肿或脱发时及时就诊,真菌镜检可明确诊断。治疗期间每周煮沸消毒贴身用品,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