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嗝是什么回事

3.15万次浏览

葛剑 主任医师

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婴儿打嗝可能由膈肌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吸入冷空气、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热敷腹部、按摩背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1、膈肌发育不成熟

婴儿膈肌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因轻微刺激引发痉挛性收缩。表现为频繁短促的打嗝,通常无伴随症状。家长可将婴儿竖抱并轻拍背部,帮助膈肌放松。若持续超过1小时,需警惕膈神经异常。

2、喂养不当

喂奶时吞入过多空气或进食过急会刺激膈肌。常见于奶嘴孔过大、哺乳姿势不正确等情况,可能伴随吐奶。建议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养,使用防胀气奶瓶,每喂养60-90毫升暂停拍嗝。早产儿需特别注意控制喂养速度。

3、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下端可能诱发打嗝,多伴随拒食、哭闹等症状。可能与贲门括约肌松弛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喂养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避免立即平卧。

4、吸入冷空气

寒冷刺激导致膈肌痉挛,常见于换尿布或洗澡后。表现为突发性打嗝,可能伴随肢体颤抖。立即用温热毛巾敷于婴儿腹部,保持环境温度26-28摄氏度。早产儿建议使用辐射台保暖。

5、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大脑对膈神经调控功能较弱,易出现不明原因打嗝。通常呈自限性,若合并眼球震颤、肌张力异常需排查脑损伤。可尝试轻柔按摩背部膈肌投影区,必要时医生可能开具苯巴比妥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按需喂养避免过度进食,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型号。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采用从下至上的空心掌轻拍。保持婴儿腹部温暖,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若打嗝伴随呕吐、发绀或持续超过4小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先天性膈疝等疾病。哺乳期母亲需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