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肌张力高的表现主要有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姿势异常、运动迟缓、腱反射亢进等。肌张力高可能与神经系统损伤、肌肉病变、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肌张力高患者常表现为肌肉持续性紧张,触摸时感觉肌肉硬度增加,类似橡胶样质地。这种僵硬在被动活动肢体时更为明显,可能影响日常动作如穿衣、行走。常见于帕金森病、脑卒中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需通过神经科检查评估。
由于肌肉过度收缩,关节活动范围会明显减小。例如膝关节伸展困难或手腕屈曲受限,被动活动时可感受到齿轮样阻力。这种情况在脑瘫患儿中较为典型,可能伴随关节变形,需早期康复干预。
患者可能出现头部后仰、躯干弓状反张或四肢屈曲等特殊姿势。脊髓损伤患者常见下肢痉挛性伸直,而帕金森病患者多呈现躯干前屈。这些异常姿势可能影响平衡功能,增加跌倒风险。
肌张力增高会导致动作启动困难,表现为动作缓慢、步态拖曳。书写时字迹逐渐变小,转身需分步完成。这类症状是帕金森病的核心表现,也可能见于多系统萎缩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叩诊锤检查时,膝跳反射或踝阵挛明显增强,可能伴有阵挛现象。这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性表现,常见于脊髓病变或多发性硬化。需结合肌电图等检查明确神经传导异常。
发现肌张力增高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病因。日常生活中可进行温水浴缓解肌肉紧张,避免寒冷刺激。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和牵伸运动,配合医生建议使用巴氯芬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肌肉松弛药物。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