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孩子反复咳嗽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部分孩子可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遗传倾向,表现为反复咳嗽或喘息。家长需注意家族中是否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此类情况可通过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诱因,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控制症状。
被动吸烟、雾霾或干燥空气可能持续刺激儿童呼吸道黏膜。表现为干咳无痰,脱离环境后症状减轻。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定期通风,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若伴有咽部充血,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缓解。
支原体肺炎、百日咳等感染易导致迁延性咳嗽,可能持续2-3周。多伴随发热、咳痰等症状。家长需观察孩子精神状态,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感染控制后咳嗽通常逐渐缓解。
过敏性咳嗽常表现为夜间或晨起阵发性干咳,可能合并打喷嚏、流清涕。家长需记录咳嗽发作时间与环境关系,检测过敏原后避免接触。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
胃酸刺激咽喉可引起进食后咳嗽,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嗳气等症状。家长应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餐后保持直立位1小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黏膜。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保持居室清洁,避免饲养宠物或摆放毛绒玩具。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梨汁、百合等润肺食物。注意观察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或持续发热,应立即就医。不建议自行使用镇咳药物,特别是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