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四大症状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腹症,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肿块,需及时就医治疗。肠套叠是指肠道的一部分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梗阻和血液循环障碍,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治疗方式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手术复位和药物治疗。

1、腹痛是肠套叠的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剧烈腹痛,患儿会突然哭闹,双腿蜷缩,疼痛缓解后可能恢复正常活动。腹痛是由于肠道套叠后蠕动受阻,导致肠壁痉挛和缺血。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疼痛表现,及时就医。

2、呕吐是肠套叠的常见症状,多发生在腹痛之后,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为胆汁或粪便样物质。呕吐是由于肠道梗阻导致食物和液体无法正常通过,胃内压力增加。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呕吐频率和内容,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3、血便是肠套叠的重要症状,通常表现为果酱样血便,这是由于肠套叠导致肠壁缺血坏死,血液渗入肠腔。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颜色和质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4、腹部肿块是肠套叠的典型体征,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触诊时可感觉到一个腊肠样肿块。肿块是由于套叠的肠段在腹部形成局部隆起。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腹部形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小儿肠套叠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空气灌肠复位,通过向肠道内注入空气,利用压力将套叠的肠段复位;手术复位,适用于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病情严重的患儿;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和抗生素,用于缓解症状和预防感染。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确保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