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膨出型、突出型、脱出游离型和许莫氏结节四种类型。
纤维环未完全破裂,髓核向四周均匀膨隆但未突破外层。这种类型症状较轻,多数表现为下腰部酸胀不适,久坐后明显。神经压迫症状较轻微,常通过卧床休息、腰椎牵引等保守治疗缓解。早期干预可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类型。
纤维环部分断裂,髓核局限性突出但未完全脱离。此类型最常见,患者多有明显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时加重。CT检查可显示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需避免弯腰搬重物,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部分患者需硬膜外注射治疗。
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碎片游离入椎管内。此类型症状最严重,常导致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为双下肢剧烈疼痛伴大小便功能障碍。核磁共振可见游离髓核组织,多数需要紧急手术解除压迫,常见术式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髓核突破软骨终板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形成。多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处,X线片显示椎体内弧形凹陷。这类患者多无症状,部分表现为慢性腰背痛,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椎体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应睡硬板床,避免久坐及腰部过度负重,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游泳等有助稳定脊柱。饮食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根据突出类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忌盲目推拿按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