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静脉曲张可能由遗传因素、久站久坐、肥胖、妊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压力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静脉曲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可能与静脉壁或瓣膜结构异常有关。建议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异常。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穿弹力袜、避免久站久坐等方式预防。
2、久站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增加静脉压力。建议每隔1小时活动5-10分钟,进行踮脚尖、抬腿等简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工作期间可适当抬高双腿,减轻静脉负担。
3、肥胖:体重过大会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导致静脉扩张。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如全麦面包、蔬菜沙拉等。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4、妊娠: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建议孕妇穿着孕妇专用弹力袜,睡觉时左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可进行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5、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瓣膜损伤或功能异常会导致血液反流,增加静脉压力。可能与静脉炎、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轻度患者可使用迈之灵片每日2次,每次1片、地奥司明片每日2次,每次1片等药物改善静脉功能。严重者可考虑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或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手术。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穿着合适的弹力袜。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定期进行下肢按摩和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