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关节炎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可通过内服中药、外治法、针灸推拿、运动疗法及饮食调理等方式干预,通常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痰瘀阻络及筋骨失养等原因相关。

1、内服中药:

针对肝肾亏虚证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气血不足者可选用八珍汤,风寒湿邪侵袭以蠲痹汤为主方。中药需辨证施治,如痰瘀阻络型需配伍化痰祛瘀药,长期筋骨失养者侧重补益肝肾。服药期间需观察有无胃肠不适等反应,禁忌擅自调整剂量。

2、外治法:

传统膏药如狗皮膏局部贴敷可温经散寒,中药熏洗选用桂枝、红花等药物活血通络。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处,对皮肤敏感者需测试耐受性,避免烫伤或过敏。配合内服药物可增强疗效,尤其适用于疼痛急性发作期。

3、针灸推拿:

针刺取穴以足三里、阳陵泉等为主疏通经络,艾灸肾俞穴温补阳气。推拿采用滚法、揉法松解肌肉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选择手法强度,避免二次损伤。

4、运动疗法:

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可增强筋骨柔韧性,水中康复训练减轻关节负荷。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发作期减少承重活动,缓解期逐渐增加幅度,以不引发疼痛为限度。

5、饮食调理:

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物,鲫鱼汤、山药粥健脾益气。忌食生冷油腻以防湿邪滞留,可配合杜仲、牛膝等药膳辅助调理。日常注意关节保暖,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降低关节压力。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痹症"范畴,治疗强调整体调护与局部干预结合。建议选择软底鞋减少行走冲击,睡眠时保持膝关节微屈姿势。急性疼痛期可用盐袋热敷,日常练习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需注意中医治疗周期较长,若关节变形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结合现代医学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