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牙齿矫正过后8年出现松动可通过重新正畸治疗、牙周治疗、咬合调整、佩戴保持器、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牙齿松动可能与牙周炎、咬合创伤、保持器佩戴不足、骨吸收、牙齿移位等因素有关。
若牙齿移位导致松动,需评估是否需二次矫正。通过固定或隐形矫治器重新排列牙齿,恢复牙列稳定性。矫正期间需定期复诊,避免过度加力导致牙根吸收。正畸治疗需配合牙周健康维护。
牙周炎是常见原因,表现为牙龈红肿、牙槽骨吸收。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严重时配合牙周翻瓣术。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西帕依固龈液等药物控制感染。
异常咬合接触可能导致牙齿受力过大。通过调磨早接触点、制作咬合板等方式分散咬合力。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时,需联合咬合重建治疗。调整后需定期复查咬合状态。
矫正后未长期佩戴保持器易导致复发。根据情况选择哈雷保持器、透明保持器或固定舌侧丝,每日佩戴时间不少于12小时。保持器需定期更换,避免因变形失去固位作用。
严重骨吸收导致三度松动时,可能需牙周夹板固定或拔牙后种植修复。手术方案包括引导骨组织再生术、自体骨移植等,需结合CBCT评估骨量。术后需严格口腔卫生管理。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洁,避免咬硬物。每半年进行牙周维护,监测松动度变化。出现咬合不适或牙龈出血需及时就诊。长期保持器佩戴者需每2年更换一次,正畸后终身保持有助于维持疗效。饮食注意钙质与维生素D补充,促进牙槽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