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盆底肌修复通常是有必要做的,尤其是产后女性或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人群。盆底肌修复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
产后女性因妊娠和分娩导致盆底肌松弛,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等症状。盆底肌修复通过针对性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控尿能力,提升性生活质量。轻度盆底肌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等非手术方式恢复,坚持3-6个月可见效果。中重度患者需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等医疗手段,配合阴道哑铃等器械辅助训练。
中老年女性因激素水平下降和肌肉自然退化,盆底肌功能逐渐减弱。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会加速盆底损伤,可能引发盆腔脏器脱垂。这类人群需通过持续锻炼维持肌力,必要时使用子宫托等支撑装置。男性前列腺术后也可能出现尿失禁,盆底肌训练能帮助恢复排尿控制功能。
建议存在漏尿、下腹坠胀感或性生活障碍者及时评估盆底功能。日常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神经损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