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颈部淋巴结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热敷、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颈部淋巴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反应、邻近组织炎症扩散、结核感染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淋巴结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病毒性感染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结核性淋巴结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进行抗结核治疗,疗程需持续数月。
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肿大淋巴结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热敷时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合并皮肤破损或化脓时禁止热敷。
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热期间可选用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待体温正常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化脓性淋巴结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反复发作的慢性淋巴结炎可配合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功能。
形成脓肿且直径超过3厘米时需行切开引流术,术中需彻底清除脓腔坏死组织。结核性淋巴结炎合并冷脓肿可穿刺抽脓后注入异烟肼注射液。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颈部淋巴结炎患者应保持病灶区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挤压肿大淋巴结。治疗期间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淋巴结迅速增大或破溃流脓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邻近感染灶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