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脑膜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脑膜瘤通常由基因突变、电离辐射、激素水平异常、头部外伤、神经纤维瘤病等因素引起。
手术切除是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引起明显症状的肿瘤。开颅手术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对于位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等非功能区肿瘤效果较好。手术需由神经外科医生评估肿瘤位置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术后可能出现头痛、癫痫等并发症,需配合脱水剂甘露醇注射液预防脑水肿。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脑膜瘤或术后残留病灶。伽玛刀通过精准聚焦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可控制90%以上中小型肿瘤的生长。治疗前需通过增强MRI明确靶区,常见副作用包括脱发、头皮水肿,多数在1-2个月内缓解。
生长抑素类似物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可用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缓复发型脑膜瘤进展。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片适用于术前预防或术后控制癫痫发作。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能减轻肿瘤周围水肿,改善头痛症状,但需监测血糖和电解质。
对于无症状的偶发小型脑膜瘤,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头颅MRI动态监测。肿瘤生长速度每年小于2毫米且未压迫重要结构时,可暂不干预。随访期间出现视力下降、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及时就诊。
中医认为脑膜瘤属痰瘀互结证,可使用化痰散结方剂如消瘰丸加减,含浙贝母、牡蛎等成分。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辅助改善头痛,耳穴压豆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需注意中药不可替代手术或放疗等主流治疗。
脑膜瘤患者术后应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加重脑水肿,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睡眠时垫高床头减轻颅内压。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颅高压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需监测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