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肾上腺素、局部冷敷等方式治疗。血管性水肿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遗传因素、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这类药物适用于轻中度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性水肿荨麻疹,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甲泼尼龙片、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抗炎作用,可快速控制严重水肿和炎症反应。短期使用适用于急性发作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长期使用需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现象。
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减少炎症介质释放。这类药物多用于顽固性病例或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管性水肿荨麻疹,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肾上腺素注射液可用于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急性发作,能迅速收缩血管、减轻气道阻塞。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感时需立即就医,医护人员会根据病情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
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后敷于水肿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肿胀和灼热感,适合作为物理性刺激引发症状的辅助处理,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损部位。记录饮食和接触物有助于识别过敏原,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海鲜、坚果、花粉、尘螨等。急性发作期间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南瓜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若反复发作或伴有胸闷、吞咽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至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