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一个星期没有大便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调、肠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
长期进食精细米面、低膳食纤维食物或饮水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结难排出。建议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必要时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辅助软化粪便。
久坐不动会减弱肠道蠕动功能,延缓粪便传输时间。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能刺激肠蠕动。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并做抬腿运动。
抗生素使用或感染可能导致益生菌减少,表现为腹胀伴便秘。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同时摄入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若出现发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
肿瘤、肠粘连等引起的机械性梗阻会出现腹痛呕吐伴停止排便排气。腹部CT可明确诊断,轻度粘连可尝试甘油灌肠剂通便,完全梗阻需进行肠粘连松解术等手术治疗。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减慢全身代谢速率,导致顽固性便秘伴怕冷、浮肿。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同时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
长期便秘者应建立固定排便时间,如晨起后或餐后2小时内如厕。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可垫高双脚保持蹲姿。若出现剧烈腹痛、便血或体重骤降,须立即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饮用温蜂蜜水或决明子茶润肠,但糖尿病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