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小孩感冒发烧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保持休息、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感冒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
小孩感冒发烧时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适量补充温水或淡盐水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家长需避免让小孩一次性饮用过多液体,可少量多次喂水。若出现拒绝饮水或尿量明显减少,可能提示脱水,应及时就医。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家长需注意禁止用酒精擦浴,避免体温骤降引发寒战。若持续高热或伴有手脚冰凉,可能提示体温调节异常,需结合药物干预。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
感冒期间应减少户外活动,保证每天10-12小时睡眠。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若出现呼吸急促、嗜睡等表现,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儿科就诊。
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家长需避免让小孩食用冷饮或油腻食物。若持续拒食超过24小时,可能需静脉营养支持。
感冒发烧期间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3-4次,记录发热时间和最高温度。保持衣物宽松透气,出汗后及时更换。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平时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等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