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气道管理、伤口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维持适宜湿度和定期更换敷料等。
术后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定期湿化气道,避免痰痂形成。每4-6小时进行一次性吸痰操作,采用密闭式吸痰系统降低感染风险。床头应抬高30-45度防止误吸,床边备齐急救设备包括备用气管套管和简易呼吸器。
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周围皮肤,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使用Y型纱布垫于套管下方,潮湿或污染时立即更换。固定带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避免压迫颈动脉。若出现皮下气肿或出血,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术后24-48小时开始肠内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喂食时保持半卧位,速度不超过50毫升/分钟,喂食前后冲洗喂养管。吞咽功能评估前禁止经口进食,可配合使用营养补充剂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警惕套管堵塞或移位。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平衡。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排除气胸,注意有无纵隔气肿表现。发热患者需留取痰培养,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
病情稳定后开始发音阀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指导患者使用写字板沟通,逐步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出院前教会家属套管护理技术,制定定期门诊随访计划。心理干预需贯穿全程,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气管切开术后应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60-70%。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肌训练如缩唇呼吸,但需避免剧烈咳嗽。所有护理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定期评估套管拔管指征。建议建立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痰液性状和套管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