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具体类型,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丙型等)具有传染性,而非病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通常不传染。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或粪口途径传播。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例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则主要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不安全的注射或输血、性接触等。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存活能力较强,日常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造成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暴露传播,母婴和性传播概率较低。
非病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或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由长期饮酒、药物损伤或代谢异常导致,属于肝脏自身损伤性疾病,不存在病原体传播风险。但需注意,部分非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病毒性肝炎感染,需通过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
建议病毒性肝炎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肝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或保肝治疗,同时保持清淡饮食并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