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
对冷空气过敏可通过避免接触冷空气、使用抗过敏药物、增强免疫力、物理防护、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对冷空气过敏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自主神经紊乱、荨麻疹等原因引起。
减少外出或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段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围巾等防护用品。室内保持适宜温度,避免空调直吹或突然进入温差过大的环境。寒冷季节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可配合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严重过敏反应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以及深海鱼类等抗炎食物。冬季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但需避免过量摄入。
接触冷空气前15分钟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保护暴露皮肤。选择防风材质外套,佩戴手套和耳罩。从室外进入温暖环境后,不要立即用热水冲洗受冷部位,可用温水逐渐复温。洗澡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
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反复发作患者应进行过敏原检测,排除冷球蛋白血症等基础疾病。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冷刺激试验等专项检查。
对冷空气过敏者冬季应减少生冷饮食,适量饮用姜茶等温性饮品。日常可通过冷水擦浴等渐进式耐寒训练提高适应能力,但需避免突然接触极端低温。建议记录每次过敏发作的时间、环境及症状特点,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过敏体质人群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并告知亲友过敏史以便紧急情况时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