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经常喘不过气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生理性缺氧、呼吸道感染或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氧疗、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或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部分人群因遗传性哮喘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先天性疾病导致肺功能异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可遵医嘱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控制症状,家中建议配备便携式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
长期接触粉尘、花粉或冷空气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出现胸闷伴哮鸣音。建议改善居住环境湿度,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佩戴N95口罩。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缓解症状,合并过敏时需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
剧烈运动、高原旅行或情绪激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可能导致暂时性呼吸困难。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具体方法为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每分钟6-8次。孕妇因膈肌上抬出现的生理性气短,建议采用左侧卧位缓解。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会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和黏膜水肿,表现为咳嗽伴喘息、咳黄痰。需进行胸部CT和痰培养检查,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抗感染,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化痰。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进行氧疗。
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会导致肺循环淤血,典型表现为平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确诊,常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严重二尖瓣狭窄患者可能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日常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海鱼类,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睡眠时垫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改善夜间呼吸,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建议每半年进行肺功能和心脏检查,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以备应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