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岐禄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股疝和腹股沟疝可通过发病位置、解剖结构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股疝是腹腔脏器经股环突入股管形成的疝,而腹股沟疝是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股沟区薄弱点突出形成的疝。
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耻骨结节外下方,突出部位较深且体积较小。腹股沟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耻骨结节内上方,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经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直疝经腹壁薄弱区直接突出。
股疝的疝囊颈位于股静脉内侧,经股环进入股管,周围有坚韧的股鞘限制,易发生嵌顿。腹股沟斜疝的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疝囊颈较宽大,嵌顿概率相对较低。
股疝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腹股沟下方卵圆形包块,平卧不易回纳,常伴嵌顿症状如腹痛呕吐。腹股沟疝男性多见,斜疝包块可进入阴囊,直疝呈半球形,多数可手法复位,嵌顿发生率低于股疝。
超声检查显示股疝位于股静脉内侧,疝内容物多为肠管或网膜。腹股沟斜疝超声可见疝囊经内环延伸,直疝位于海氏三角区,CT能清晰显示疝囊与腹壁下动脉的解剖关系。
股疝确诊后建议尽早手术,多采用经腹股沟或腹膜前修补术。腹股沟疝根据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斜疝常用疝囊高位结扎加修补术,直疝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两者均需注意避免损伤精索结构。
日常需避免长期腹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术后三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建议定期复查超声观察修补区域情况,若发现局部红肿热痛或包块再现应及时就医。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